近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组织召开了医工融合云课堂第8期:数字骨科典型研究案例与未来展望研讨会。会议从医、工两个角度,针对智能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场景等进行探讨,并对数字骨科医工融合契合点进行交流,促进医工研究相融相通,共创健康。会议得到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蔻享学术、科研云等平台技术支持,在线观看人数超15000人次。
大连理工大学刘斌教授从工科的角度,讲解了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并对计算机辅助骨科的未来进行展望;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梁教授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3D打印人工骨的制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忠海教授从临床需求出发,讲解了数字化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并倡导医工融合研究应坚持以患者和临床需求为中心导向。
讨论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鐘阳教授、中部战区总医院黄亮亮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孙振教授分享了各自在医工融合领域的研究,并围绕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数字骨科领域目前的进度和难点等与3位报告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学会将进一步跟进临床骨科与工科专家的合作,依托工科专家的创新技术和临床医生的实际需求,将想法转变为产品,切实实现临床转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数字化骨科服务。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陶文静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