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气象学会与辽宁省科技馆共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在基地合作校沈阳市铁西区保工二校开展校园气象项目课程,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双减”政策,将课程融于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学会选派气象专业业务骨干,提供专业资源和技术支撑,从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研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课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气象手抄报、制作气象手工作品等,不断提高同学们开展气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实地参观全国气象科普基地、东北气象往事博物馆、影视制作演播大厅,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气象知识的无穷魅力。
学校聚焦特色课程开发、专业团队建设、创新实践应用、成果展示、科教融合等五个方面,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气象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以“气象研究员”的角色,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撰写规划书,构建拓展型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们爱探究、善思辨、求创新、乐表达、会合作的能力。
学会积极开展科技教育,以先行先试的创新方式,不断探索气象科普助推“双减”政策模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辽宁省气象学会供稿 马晓晨、禹红、郭妮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