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科协,高校科协,企业科协,机关各部门、省科技馆: 现将《2025年省科协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 2025年6月30日 (联系人:王潇 02423221491) 2025年省科协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国科协2035行动计划纲要》和《2025年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试点工作要点》精神,推进省内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系统推进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充分释放高校科技人才蕴藏的巨大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为实现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提供科协力量。 二、推动高校科协试点项目落实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1.深化“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鼓励各高校院所培育一批优秀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支持各高校向中国科协报送剧目信息申报参加全国展演。利用好“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以及高校新生入学季,动员已有成熟剧目演出的高校面向新生积极开展校内演出。动员大中小学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校科协、学院、中心、社团等实体或柔性组织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剧目创排,鼓励“学风涵养工作室”积极联动校科协开展校史研究,发掘科学家爱国奉献的感人故事,创作科学家故事精品作品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牵头部门:省科协调宣部,责任单位:各市科协、各高校科协) 2.持续做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按照中国科协总体部署,联合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组织高等院校、学会、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结合本单位专业产业特点,举办特色的学风宣讲教育和科研诚信活动百场以上。发挥好辽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作用,结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等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科学家精神、科研作风学风、科研诚信等宣讲教育活动。定期征集高质量精品课程向中国科协推荐。(牵头部门:省科协调宣部,责任单位:各市科协、各高校科协、有关省级学会和企业科协) (二)托举青年成长成才 3.做好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候选人推荐工作,指导省内高校科协开展候选人推荐和日常联络服务工作。指导东北大学、渤海大学承办中国科协博士生专项“领航计划”国情研修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积极联络组织入选者参加省内有关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等活动,为入选者提供省内跨专业、跨领域交流合作机会。谋划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制订《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发现和扶持有望成为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我省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牵头部门:省科协组联部,责任单位:各高校科协、有关省级学会) 4.助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改革。按照中国科协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要求,征集推荐、推广全国大赛关联赛事,指导高校科协广泛动员大学生科技社团和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大赛活动,为适龄大学生搭建科技创新赛事平台,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牵头部门:省科协科普部,责任单位:省科技馆、各高校科协) 5.实施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做好省内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三所试点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的组织、协调、指导、调研等相关工作。支持鼓励省内其他高校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中的有志科技报国的优秀大学生为目标对象,根据学科专业和兴趣等需求,精心遴选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开展青年科学讲堂、科普报告会,开阔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适时组织校际间大学生科技社团座谈交流活动,打破校际壁垒,促进资源互补与共享,激发创新思维碰撞,提高基层科协组织活跃度。(牵头部门:省科协组联部,责任单位:各高校科协) 6.实施“智惠行动”-高校科协专项。鼓励支持高校科协和大学生科技社团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发展高校师生为科技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和科技特长,广泛开展科学普及、生态环保、助老扶幼、医疗健康、帮教助学、心理咨询、防灾减灾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利用寒暑假、世界志愿者日、学雷锋日、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等时间节点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具有创新性、特色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科技馆等科普基地场馆,设立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岗位,招募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牵头部门:省科协科普部,责任单位:各高校科协) 7.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做好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工作,鼓励更多高校承接“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任务。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历届学生跟踪,组织入选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开展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助力提升培养效能。(牵头部门:省科协科普部,责任单位:省科技馆、各高校科协) (三)开放高校科普阵地 8.实施“高校星火馆”计划。动员省内高校参与中国科协“高校星火馆”品牌工程,动员高校开放博物馆、标本馆、实验室、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科普教育基地和科研科普设施,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期间参与开展“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等科普活动,打造高校科普品牌。探索设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培育计划--高校星火馆专项,提升“高校星火馆”科普服务能力。(牵头部门:省科协科普部,责任单位:各高校科协) 三、导入全国学会学术资源 9.实施“全国学会入辽计划”。支持全国学会依托省内高校,以国家战略和辽宁产业发展需求为重点,引入全国学会辽举办2025中国矿物加工大会、CCF中国网络大会、2025智能混合动力大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等具有创新引领力的全国性高端学术会议,将全国学会的优质学术资源导入辽宁。(牵头部门:省科协学会部,责任单位:有关高校科协) 四、加强实施保障 10.充分组织动员加强调研指导。计划组织省内部分高校以科技社团优秀学生代表为对象,开展5场“青年前沿科学讲堂”活动,强化各项工作统计,加强调研指导,开展高校科协负责人培训,组织工作交流,征集优秀案例,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推动高校科协提高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牵头部门:省科协组联部,责任单位(部门):省科协学会部、科普部、调宣部、省科技馆、各高校科协)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统筹谋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协作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
上一篇: 关于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的通知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