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科协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丹东市科协举办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主场活动 5月29日,丹东市科协举办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丹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永熙,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琳,丹东市政协副主席唐亮,丹东市政府副秘书长丁文正出席活动。活动由丹东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鞠丽娜主持。丹东市科协兼职副主席、常委、委员,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共计240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丹东市科协传达了市委、市政府致全市科技工作者一封信的主要内容。与会领导为“丹东科普大讲堂”2024年度授课专家颁发证书,为丹东市决策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颁发聘书,入库专家代表、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臧克作了表态发言。与会领导为获评辽宁省产才融合平台项目5家单位颁发奖励。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视频寄语丹东市科技工作者。专场报告中,邀请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工程师作“防患未‘燃’——科协在行动”专题辅导报告,增强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消防意识,落实消防责任,提升消防本领。 2025年丹东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持续至6月中旬,全市将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技展览、交流座谈、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系列服务活动96场(次),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决战决胜新突破汇聚力量。
  • 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在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开展 5月30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辽宁省科协主办,丹东市科协、凤城市科协、凤城市大梨树村共同承办的“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精神巡展”在凤城市大梨树村七彩田园现代农业展示馆开展。 本次展览在丹东市科协积极争取下落户丹东,是全省仅设的五个展区之一。展览精选“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分为“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高攀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三个部分,包括邓稼先、郭永怀、于敏、袁隆平等190余位著名科学家的藏品资料图片和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等珍贵图片资料400余张,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勇攀高峰,以及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精神风貌。凤城市大梨树村作为辽宁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培育计划项目单位和丹东市科普教育基地单位,始终坚持“一基地多维度”全景式育人体系要求,将科普教育与红色文化、生态农业深度融合。承办此次展览,高度契合中国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求。 展览自5月30日起,至8月30日结束。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魄力、汲取奋进力量,持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丹东市院士科普站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 5月27日,为迎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丹东市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负责人高建华走进振兴区汤池镇集贤村,为全村40余户种植户开展“科技赋能蓝莓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科普培训,为当地蓝莓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培训中,高建华结合集贤村蓝莓种植实际情况,向种植户详细介绍了全国蓝莓产业发展形势,深入剖析当前蓝莓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帮助果农明晰现状成因,挖掘本地蓝莓产业优势,展望发展前景。针对种植户在技术层面的迫切需求,高建华着重讲解了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生态蓝莓种植等关键技术要点,内容贴合实际生产,为种植户提供了实用技术指导。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高建华深入到基质蓝莓种植基地,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围绕基质蓝莓生产技术措施、关键控制点,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深入探讨,切实解决种植户实际难题。 此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专场培训,为汤池镇集贤村种植户带来了科学的蓝莓种植技术与实用建议,对优化当地种植模式、提升种植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当地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丹东市元宝区开展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宣传活动 5月26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在新安步行街举办了“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主题宣传活动。元宝区科技局等十余个部门单位参加了活动。 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宣传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调动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弘扬了钱学森、屠呦呦、邓稼先等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励、鼓舞更多人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区内多家医疗机构的科普志愿团队现场以义诊、讲解、宣传等形式助力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开展。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发放印有“科普中国”APP二维码的宣传袋200个,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 下一步,元宝区科协将继续以市优秀创新团队巡讲、科普大篷车、科普讲座、广场(大集)宣传等形式,组织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扩大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
  • “科创讲堂+实地观摩”——丹东市振安区科协组织开展“产业助力工程”主题活动 5月15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积极对接省园艺学会,共同开展“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农技培训。培训以“科创讲堂+实地观摩”双模式,旨在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110”精准服务产业需求的桥梁作用。全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驻村(社区)第一书记近150人参加。 科创讲堂上,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园艺学会成员、丹东市蓝莓协会理事长黄国辉以“蓝莓基质栽培的关键技术推广”为题作专题培训。黄国辉结合多年科研与实践经验,围绕国内蓝莓产业趋势及设施基质栽培优势,讲解了基质栽培蓝莓的特点、容器、灌溉系统、营养液选择,推介适宜优质品种,助力拓宽产业升级新思路。专题培训后,各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前往宽甸县虎山镇南岭外村进行实地考察。学员们参观了村庄休闲游、陆地蓝莓等村集体产业,通过“听、看、问、议”等方式,近距离感受村集体发展的产业活力与发展成效。 此次活动是振安区科协“产业助力工程”系列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将持续发挥“科技110”服务站作用,围绕产业技术难题与省级学会等对接合作,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学习贯彻总书记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丹东市振安区科协面向科技工作者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宣讲 4月27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走进丹东市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理论宣讲,旨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丹东市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于2023年度获批建成了专家工作站,是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宣讲会上,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强调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创新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和竞争力。 此次宣讲切实加强了科协系统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激发了丹东市振安区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提供坚强保障。科技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宣讲为契机,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上下功夫,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 丹东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日” 专题科普活动走进校园 4月16日,在省科协学会部的支持下,丹东市科协在市新安小学举办丹东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日”专题科普活动,通过互动式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为丹东市科技辅导员、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及新安小学全体师生800余人带来一场航天科技盛宴。活动旨在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进一步推进丹东市“科技助苗行动”深入开展。 活动邀请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滨洋作科普讲座,通过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随后以图片对比、视频演示、实物操作、现场示范等形式,解析无人机的概念、发展历程、种类特征与智能应用,并对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读。从无人机分类到结构分解,从动力系统到AI避障,从农业植保到应急救援,学生们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理解了无人机的“超能力”,在不断的喝彩声和掌声中,一次次将科普讲座推向高潮。 讲座后,丹东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志愿服务队带来的科普展品,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以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操场上,梵天之塔、机械传动等声光电磁设备和会跳舞的机器人、3D打印机等,让同学们真切触摸到了科学的魅力。工业级中型六旋翼、八旋翼、大疆等无人机整齐排列,酷炫的造型、科技感十足的机身和飞速旋转的螺旋桨,吸引着学生们驻足围观。在教学级无人机实践场地,老师们指导学生亲自操控无人机起飞、盘旋、降落,感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乐趣与震撼。 本次科普活动有效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科普体验。活动线上同步直播,受众人数4600余人次。
  • 丹东市元宝区开展“科技助苗行动”进校园活动 4月15日、16日,由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元宝区教育局、丹东郭氏眼科医院共同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着‘眼’未来 绽放‘睛’彩” 科普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元宝区兴仁小学和朝阳小学,让孩子们在科技与视力健康的双重 “盛宴” 中收获知识与关爱。 活动中,兴仁小学、朝阳小学“科学助苗行动”科技副校长,丹东郭氏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方志宏作题为《科技护眼》的专题科普讲座。通过生动的幻灯片演示,结合趣味动画与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视形成原理、科学用眼方法及视力保护误区。“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比滴眼药水更有效!”“20-20-20法则”等实用知识让学生们频频点头,现场互动热烈。医院团队携带的专业验光仪、视力表等设备现场为学生们进行视力筛查,针对个别有视力异常苗头的学生逐一进行重点叮嘱并提出眼部卫生健康建议。同时,活动为每一位学生送上 “护眼大礼包”,内含视力表、护眼手册等物品,希望这份充满爱意的礼包能够 “小手拉大手”,将护眼知识传递到每个家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视力保护的 “及时雨”,更是一场科技启蒙的 “播种机”。学生们在了解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对 “近视防控” 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师生们纷纷表示,欢迎这样更多更好的“科技助苗行动”走进校园 ,把科普课堂、健康服务送到孩子们身边,为青少年的成长筑牢 “科技+健康” 双基石。
  • 丹东市科技馆开展“科技助苗行动”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近日,丹东市科协组织丹东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丹东凤城市朝鲜族学校和凤城市赛马镇中心小学,为1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惊喜的科学盛宴。 自2024年12月12日丹东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以来,截至3月末,丹东市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科技助苗行动”启动工作。丹东市246所学校聘任科技副校长97名、科技辅导员115名,参与聘任的学校占全市86.3%。为全面提升丹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氛围,丹东市科协积极动员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小学校,通过开展校基(地)对接、馆校(局)合作、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举办小发明作品展等形式,全面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本次活动现场,丹东市科技馆的3名科技辅导员通过多个精彩绝伦的实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奇幻的科学表演。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各种新奇的展品,更是让校园变成了欢乐的科技海洋。球幕影院播放的电影《恐龙灭绝之迷》,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探索恐龙灭绝背后的科学奥秘;VR眼镜开启虚拟世界大门,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体验;憨态可掬的机器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整齐舞动,围观的同学纷纷鼓掌。此外,人力发电、梵天之塔等互动展品前也围满了学生,他们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智慧。 此外,为使科普大篷车能长期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校,丹东市科技馆与凤城市赛马镇中心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持续不断地将科普资源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中,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到科学知识,为学生们搭建起“触摸科学”的优质科普服务平台。  
  • 丹东市科协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走进长山镇 近日,由丹东市科协主办的“丹东科普大讲堂”助力春耕专题科普讲座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人民政府举行。“丹东科普大讲堂”入库专家、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所长陈富忠以《丹东地区优质食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题为当地近百名水稻种植户开展现场培训。培训线上同步直播,受众人数近600人。 培训现场,陈富忠根据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向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水稻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引导种植户在栽培中不断形成“特色良种+合理稀植+精确施肥+干湿交替灌溉+综合防治+及时收割”的全链条科学化生产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为种植户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要领。 此次培训,丹东市科协通过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丹东市第37届“科普之冬”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