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科协
  • 丹东市科协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走进长山镇 近日,由丹东市科协主办的“丹东科普大讲堂”助力春耕专题科普讲座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人民政府举行。“丹东科普大讲堂”入库专家、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所长陈富忠以《丹东地区优质食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题为当地近百名水稻种植户开展现场培训。培训线上同步直播,受众人数近600人。 培训现场,陈富忠根据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向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水稻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引导种植户在栽培中不断形成“特色良种+合理稀植+精确施肥+干湿交替灌溉+综合防治+及时收割”的全链条科学化生产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为种植户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要领。 此次培训,丹东市科协通过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丹东市第37届“科普之冬”画上圆满句号。
  • 丹东凤城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正式启动 3月25日,由丹东凤城市科协、凤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凤城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仪式在丹东凤城市凤凰城街道中心小学举行,丹东市科协、丹东凤城市相关单位及其他相关人员16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丹东凤城市科协发布了“科技助苗行动”五大科普活动方案;各中小学校为首批聘任的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两所学校与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签订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研学基地揭牌;凤凰城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和学生代表分别围绕“科技助苗行动”主题作表态发言。 丹东市科协希望凤城市科协在此基础上继续主动作为,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合协作,充分发挥凤城市科学教育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衔接机制,创新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校园科普特色工作品牌和活动品牌,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丹东凤城市委要求凤城市科协和凤城市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科协关于“科技助苗行动”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科普资源和科普需求的对接服务,推动凤城市青少年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广植科学的种子,为科技后备人才接力发展搭建坚实的阶梯,培养更多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仪式结束后,新聘任的科技副校长、凤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赵颖和儿科主任尹娜为学生开展口腔卫生和科学饮食等方面的科普讲座;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科学家精神和航空航天科学等科普展板。 下一步,丹东凤城市科协与凤城市教育局将通过组织凤城市各中小学校,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教育基地研学、精品科普课程体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创新竞赛等五大科普活动,以互动交流体验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播撒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 丹东市开展“科技助苗行动”助力校园科技节 3月26日,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中心小学,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助苗行动”深入开展,助力“探索科技·创新未来”第三届校园科技节,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科技展示和科普体验。 活动现场,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50件展品面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在各类声光体验、交流互动的科普展品前,青少年学生认真阅读展品说明,积极动手操作,沉浸在科学探索的喜悦中,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乐趣和启迪;同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校园科技节活动主题,分别在教室开展着各种趣味实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科幻画作品展区域,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未来世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奇幻的未来世界;此外,学生们创意满满的小发明作品,吸引家长们前来围观。 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将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展览,届时将为山城中小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科学的平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丹东市首批科技副校长等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相关人员2500余人参加活动。
  • 丹东凤城市科协开展“科普之冬”暨送科技下乡活动 3月27日,丹东凤城市科协会同凤城市政协科技组委员、丹东农业科学院农技专家及科技志愿者20余人,深入丹东凤城市爱阳镇开展“科普之冬”暨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春耕备耕提供助力,让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活动现场,丹东凤城市科协向当地农民发放科技资料、科普图书500余册;丹东农科院玉米专家开展现场科技咨询,为群众讲解玉米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相关农技知识;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城市益农蔬菜苗木中心的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免费为农户提供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玉米种子500余斤、蔬菜种子2000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帮助。另外,丹东凤城市科协向7户低收入农户赠送玉米种子140斤;走访慰问3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解决农户生产生活需要。 下一步,丹东凤城市科协将根据农时,按照丹东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持续开展“送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镇村和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咨询、现场示范、举办科技培训等多项活动,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和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 北票市科协开展“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4月2日,北票市科协组织科技志愿者在北票市花园小学开展“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旨在增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科学的饮食环境。 活动当天,科技志愿者驾驶“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主题科普大篷车驶入花园小学,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摆放有关“垃圾食品加重关节炎?”“最聪明的孩子都吃素?”“吃芹菜能降血压吗?”“春季饮食营养调理”等热门话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板,向学生和家长普及饮食科学。科技志愿者结合常见食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观,为青少年健康饮食筑牢根基。同时,活动期间,科技志愿者还发放了100本数学创新思维培训书籍,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助力创新思维的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北票市群众对食品安全流言的辨别能力,更通过“科技助苗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根基,营造了健康的饮食环境。未来,北票市科协将持续开展更多丰富实用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出力。
  • 丹东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科技志愿服务护航春耕生产 4月1日,应丹东市科协和丹东农业科学院科协工作要求,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为省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项目承接单位,积极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春耕关键时期,深入省内玉米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调研,进一步提升科技志愿服务水平,引领推动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推进“辽东特色农业绿色植保技术服务”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科技创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辽宁宏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丹东良玉种业有限公司两大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实地参观科研育种、生产加工等环节,并重点围绕春耕主推品种的选育、质量管控、抗病技术应用的问题与企业技术团队开展座谈交流。双方立足丹东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病害流行规律及栽培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表现,科学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推广的高产抗病主推品种,为春耕生产提供了精准的品种选择方案。在技术推广与示范服务层面,调研团队与企业达成合作共识,将依托双方技术优势构建“产学研用”科普助农平台。通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制定科学种植指导方案等多元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下一步,丹东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要求,推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智惠行动”项目实施,强化地区病虫害检测,构建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发挥植保优势作用,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将实验室成果高效转化为田间生产力,为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丹东市“院士科普站”蓝莓培训正当时 3月28日至4月9日,丹东市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联合宽甸满族自治县科协分别深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长岗子村、长甸镇拉古哨村、红石镇大韭村、大西岔镇杨林村调研,并开展为期4天的露地蓝莓种植技术培训和现场实用技术指导,200余户种植户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针对去年秋冬季以来宽甸地区呈现的干燥且气温整体较常年同期偏高等气候特征开展蓝莓种植相关技术指导。在虎山镇长岗子村,丹东市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专家高建华从冬季防寒具体措施、春季管理关键控制点等方面对种植户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土壤和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现场解答了当地蓝莓种植户提出的10项疑难问题,。应种植户之邀,高建华还将培训从会议室搬到了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指导蓝莓春季修剪,并与种植户添加联系方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方便日常线上咨询和指导。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即时答疑"三位一体方式进行,现场发放蓝莓种植技术手册200余册。参训农民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对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下一步,丹东市科协将大力支持丹东市高冠蓝莓院士科普站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科协结合当地种植户需求,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活动,将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 丹东市再添两家专家工作站 3月20日,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和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举行了揭牌仪式。丹东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鞠丽娜,丹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运成,东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都基殿,大连工业大学轻工和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大鸷,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党委书记方永辉和教授杨桂芹等50余人出席仪式。 仪式上,鞠丽娜与企业负责人共同为专家工作站揭牌,与会相关领导分别致辞并为进站专家颁发聘书。随后,实地参观了两家企业,了解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需求等情况,勉励企业注重研发、加大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行稳致远。 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餐具洗涤用品、消毒剂专用产品研发及生产的科技型企业。2024年年末在丹东市科协与丹东东港市科协全力推动下,与大连工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围绕洗涤产品技术升级、清洗类新品种技术、消毒类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研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效益。 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禽蛋数字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蛋企,通过与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共建专家站这一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蛋鸡养殖的全链条技术支撑,培育新的禽蛋品牌,助力特色产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丹东市科协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平台建设,引进高端智力资源,现已建立50家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专家200余人,有力推动建站企业在发展理念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突破、竞争实力增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丹东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丹东市科协将持续发力,全方位做好服务,开展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把专家工作站建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助力丹东市全面振兴新突破。
  • 丹东市振安区开展科技助苗行动系列活动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和振安区教育局联合启动“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技助苗行动系列活动,为振安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拉开序幕。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梦想,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新学期第一天,振安区“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仪式在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中心小学举行。校领导为新聘任的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学生代表以“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为题进行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学生发起“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才”倡议。 科技副校长、丹东市心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荆心以《隐形的丰碑——王承书院士的三次人生抉择》为题,通过视频资料、交流互动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讲述王承书院士隐姓埋名30年攻坚铀浓缩技术、毕生积蓄捐赠希望工程的感人故事。通过宣讲,学生们深刻领会到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品格,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地感悟。 丹东市五纬小学与丹东市气象台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校基(地)对接”合作签约,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探秘气象 点亮科学梦”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参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长廊,深入学习气象发展史和气候变化等知识,近距离感受到气象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下一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和振安区教育局将不断创新校园科普模式,持续深化科技助苗行动,通过聘任科技副校长、组织“校基(地)对接”合作、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推进科普“双进”资源与中小学有效对接;通过打造高品质“校园科普阵地”,让科学深度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通过组织开展校园科技节、科学实践体验等,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不断培育科技后备人才,确保科技助苗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 【学习贯彻总书记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省科协开展“科技助企新突破专家行”(振兴区站)科技服务活动 3月6日,根据丹东市科协提出的产业技术需求,省科协组织带领省电工技术学会、药学会、工程热化学学会、策划学会、民营科技企业协会、技术经理人协会等6家省级学会的专家,开展“科技助企新突破专家行”(丹东市振兴区站)活动。 专家们分别到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丹东欣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华隆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申和新能源有限公司、丹东市天茂气体有限公司、丹东康复制药厂等6家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科技服务和项目对接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深入探讨。针对企业提出的电气控制器不稳定、提升配电产品附加值、树脂粒径超标、气体安全存储系统优化、乳果糖溶剂的灭菌工艺提升、湿疹涂剂和抗菌身体乳新品研发等重点、难题问题,专家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指导和规划发展建议,并表示愿意与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建立实训基地,为企业引才引智。 该活动是省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实施“产业助力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下一步,省科协将充分发挥省级学会人才和创新资源优势,聚焦重点领域技术难题、重点企业发展困境,针对性提供技术服务,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共促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