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聆听科学家故事,汲取奋进力量!鞍山宣讲活动激励青少年勇攀科技高峰 10月24日,2025年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示范活动(鞍山站)在鞍山市二十六中报告厅举办。本次活动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主办,鞍山市科协、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市民用无人机协会及鞍山市二十六中联合承办,21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现场,共赴科学与精神的盛宴。 辽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首批宣讲专家、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野教授带来《弘扬农业科学家精神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宣讲。袁野教授深入解读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等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阐述了弘扬农业科学家精神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生动展现了一代代农业科研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宣讲结束后,鞍山师范学院科普团队献上了精彩的科普实验秀和无人机编队表演。科普实验秀以互动体验的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无人机编队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变换队形,将科技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 此次活动既是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未来,鞍山市科协将搭建更多科普与宣讲平台,让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勇攀科技高峰,为科技创新注入不竭的力量!
  • 2025年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辽宁主场活动在营口举行 10月29日,由辽宁省老科协和营口市科协主办的以“建新功,谱新篇”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辽宁营口主场活动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辽宁省老科协会长张铁民,常务副会长张扬,辽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春霞,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周立强,省关工委驻会执行副主任项鸿林等领导和营口市有关领导参加。 刘春霞、张扬和营口市委副书记孙繁柏、市老科协会长马春山分别为辽宁老年科技大学营口分校和营口老年科技大学揭牌。张铁民会长为于国平、于广、白永祥、曲殿利、刘金城、郑亚芝6名2025年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辽宁获奖者代表颁发证书、奖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在中国老科协北京主场活动授奖。揭牌、颁奖仪式后,举办了营口老科技工作者自编自演的“情满金秋 诗意重阳”诗歌朗诵会,节目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爱党爱国、团结奋进、创新向上、老有所乐的新时代风貌。 活动号召全省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持久精神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贡献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 【全国科普月】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举办十场中医药主题科普活动 9月22日到10月20日,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举办了以“红药传承•本草新声,健康中国•科普同行”为主题的中医药科普活动。中药资源学教研室主任胡高升副教授为活动负责人,依托学校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和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科考成果展三大优质科普资源,在学校本部和南校区共举办10场公益线下科普活动,来自沈阳和本溪的青少年及家长共560余人次参与了活动。 活动以“五感识药”为核心主线,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引导参与者运用五感,将实体植物观察、药材特性体验、生动故事讲解融为一体,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体验性,极大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此外,还有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中国常见野外识别手册》使用实践、植物特征显微观察、科考体验等环节,为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互动性强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和探索之旅,活动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喜爱。 本次中医药主题科普活动的举办,是沈阳药科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的重要体现。未来,中药学院将继续利用特色资源优势,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新时代后备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 《原来如此》科普在身边——科普助老活动为老年人撑起知识“保护伞” 10月22日,在全国敬老月到来之际,由东港市科协主办,东港市融媒体中心承办,东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东港市老年大学协办的《原来如此》科普在身边活动在东港市融媒体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线上线下累积参与约3000人。 活动伊始,东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的警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电话诈骗、AI诈骗等方面为现场老年朋友开展反诈宣传。警官的讲解直击老年人易遭遇诈骗的痛点,让老年朋友对于反诈知识有了清晰认知。为了让科普活动更具趣味性,活动特意设置了反诈知识趣味问答环节,老年朋友们踊跃参与,在抢答与交流中巩固反诈知识,现场气氛热烈。随后,东港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充分展现出老年朋友的精神风貌,也为科普活动添加了文化色彩。 下一步,东港市科协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助老活动,精准对接老年人的科普需求,让科学知识更好的助力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
  • 2025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沈阳举办 10月18日至19日,2025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沈阳东北大学完成全部赛程。赛事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总工会主办,东北大学、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承办。大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转化,引导大学生和企业科研人员运用创新方法,突出创新方法的应用导向,为辽宁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本届大赛自8月启动,覆盖全省14个市,100家高校和企业、5684名选手、1569项作品参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经高校企业推荐和省赛初赛选拔,381个项目进入省赛决赛参与现场答辩。依据赛事规则和评审结果,决赛共评出一等奖149项、二等奖215项、三等奖335项。获奖项目覆盖我省工程机械、航空装备、机器人、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等十余个重点产业集群,在关键技术攻关、工艺流程优化与产品设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转化、可推广的实践成果。 按照赛事工作安排,优秀项目推荐参加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和2026年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
  • 2025年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辽宁省科协党校第3期)在沈阳成功举办 10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党校主办,辽宁省科协党校与东北大学承办的2025年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活动(辽宁省科协党校第3期)在沈阳成功举办。辽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卫东和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豪伟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研修期间,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立新应邀作报告。学员们走进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子车间、定子车间和企业展厅,实地感受现代重工业的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实践;参访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前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学员们还开展了分组讨论与学员论坛,促进跨领域、跨专业的思想碰撞与协同创新。 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青年科技人才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齐聚一堂。本次研修活动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高端对话、跨界交流、科创调研、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形式,引领他们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凝聚起科技创新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力量。
  • 辽宁省科协到新疆塔城地区开展科技服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题词精神,加强科技援疆工作,根据塔城地区科协提出的企业技术需求,10月20日至24日,省科协组织带领省环境科学、农机、作物、畜牧兽医、药学会7位专家,到塔城开展科技社团助企新突破专家行活动。 今年6月,根据塔城地区科协提出的企业需求,省科协以能源化工与节能环保、畜牧业与绿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与生物医药为专题,组织13家省级学会50余位专家召开三场线上科技服务对接会,与塔城地区30余家企业就相关技术难题开展深度交流。会后,新疆鼎飞益智能科技、天鼎红花油等6家企业希望能邀请环境科学学会等5家学会到企业调研,开展深度合作。 为深化科技援疆实效,省科协紧扣塔城产业需求,积极组织相关学会到塔城开展科技服务。专家们就绿色矿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农机装备、作物新品种培育、畜牧养殖等领域,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开展技术交流和现场指导。辽塔两地科协还就科技服务、科普宣传、科学文化传播、科技人才交流等方面达成深度共识,并签署《辽塔科协合作框架协议》。5家省级学会分别与塔城地区6家企业和单位签署合作协议6项,建学会服务站6家,搭建产学研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塔城地区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赋能科技人才 激发创新活力——凤城市举办科技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培训 10月14日,凤城市科协与市委人才办在市政府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市科技人才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讲座。培训旨在进一步落实凤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扎实做好科学普及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本次培训为科技人才“充电赋能”,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为凤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智慧动能”。特邀两位资深教授进行专题授课,为科技工作者带来了前沿的理论指导和实用的方法工具。省科协相关部门同志,以“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为题作专题辅导,围绕科技人才评选推荐、奖励奖项等方面工作作了具体解读和阐释,有助于进一步掌握科技人才举荐表彰要求,针对性补齐工作短板。铁岭市委党校二级调研员曹立清教授作题为《形势政策与科技工作者责任担当》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明确自身职责、激发创新热情。 全市各纲要成员单位,各行业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共计150余人参加培训。
  •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携手沈阳市科协、建大附小共筑“科技助苗”研学新篇 10月16日,沈阳理工大学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于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开启了以“研学解锁兵器秘 少年宣讲强国梦”为主题的“报国强军”科技研学之旅,为学校与沈阳市科协共同开展的“科技助苗”行动增添新亮点。沈阳建筑大学附属小学320名五年级学生参与活动。 活动创新采用了“自主探究+互助讲解”的模式。研学前,同学们化身“小小研究员”,自主探究兵器知识;入馆后,又变身为“小小讲解员”,自信讲解所研究兵器的用途、原理及相关感人事迹,展现对兵器知识的深刻理解。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积极协助,凭借丰富知识储备和生动讲解技巧,给予专业指导和内容补充,让讲解更丰富准确。此次研学活动通过探讨观摩和积极参与,让同学们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在同学们心中播撒了科学的种子,也激发了同学们树立传承“兵工精神”的理想和信念,让他们明白科技强军、报效祖国的重要意义,研学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此次活动,将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同学们心中播下热爱国防的种子,展现了学校在科普和国防教育领域的实力与担当,为“科技助苗”行动贡献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助力其成长为国家栋梁。
  • 辽宁省高校科协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9月24日-26日,辽宁省高校科协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大连举办。本次研修班由辽宁省科协党校主办,东北财经大学承办,来自省内部分高校科协负责同志和有关市科协负责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同志40余人参加培训。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春霞,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同出席开班式。 开班式上,刘春霞强调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校科协组织植根于这片沃土,肩负着密切联系全校科技工作者、激发创新活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术繁荣、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同时,对全省基层科协组织相关同志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把准方向之“舵”。二是要聚焦主责主业,筑牢服务之“基”。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组织之“力”。四是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风气之“正”。 王伟同致欢迎辞,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勉励大家拓展视野、增长才干,以科技为笔、以担当为墨,在辽宁全面振兴的画卷上写下属于科协人的精彩篇章。 培训期间,学员们认真聆听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高校科协组织建设”“AI驱动的科技创新与辽宁产业升级”等专题讲座。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推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学习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能力的提升,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将过硬本领转化到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贡献科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