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辽宁省科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8月18日-20日,省科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会议以通讯形式召开。会议总结省科协2025年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审议接纳辽宁省科协团体会员单位的事项,形成决议报告,接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协等3家科协基层组织为辽宁省科协团体会员,接纳沈阳农业大学科协等4家科协基层组织为辽宁省科协准团体会员。
  • “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在鞍山市科技馆隆重开幕 7月24日,“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全国巡展在鞍山市科技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鞍山市科技馆承办。展览通过珍贵史料、实物展品和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现中国科技事业辉煌历程,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奋斗史。 此次展览以“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高擎精神火炬矢志接力奋斗”“开放合作走向复兴”三大篇章为主线,生动诠释了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内核。从新中国成立初期128位留美学人毅然归国,到蒋亦元院士33年攻坚水稻收割技术,再到“一带一路”菌草技术惠及全球,展览既是一部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史,也是一曲开放合作的国际赞歌。展览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隐姓埋名、农业专家戴松恩端牢“中国饭碗”的毕生坚守,以及刘瑞玉院士让对虾养殖创三项世界第一的创新实践。特别展出的林占熺教授“幸福草”技术,更彰显了中国科技助力全球发展的担当。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展区,并与现场科技工作者亲切交流。 此次展览旨在进一步激励全社会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展出3个月。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辽宁赛区取得突破性历史最好成绩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25年7月28-31日在安徽省科学技术馆举办。本届大赛共有32个赛区,香港、澳门地区设立选拔赛,来自5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约8.2万支团队、17.7万学生参与。经过赛区选拔和激烈角逐,共有540支团队入围和晋级总决赛。 辽宁赛区在全省3000多支队伍中,选拔10支团队参加本届大赛。最终,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单项奖(最佳展示奖)1项,取得突破性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沈阳大学、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鞍山市第十三中学荣获一等奖,创造辽宁赛区历届一等奖数量新高。全国总决赛共设置47项一等奖,辽宁赛区约占比9%;设置8项单项奖,辽宁赛区占比13%,体现了我省科普大赛竞技水平不断突破,迈向更高台阶。
  • “科技助苗,点亮梦想”困境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在省科技馆举办 7月24—25日,由省科协、省教育厅主办,省科技馆、沈阳市科协和市教育局承办的“科技助苗,点亮梦想”困境儿童暑期夏令营公益活动在省科技馆举办。来自法库、康平两地的50名师生齐聚一堂,在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中探索宇宙奥秘、感受科技魅力。 活动以“探知夏夜银河,筑梦逐星向远”为主题,鼓励青少年们以好奇心为帆、以探索欲为桨,在科学的海洋中勇敢远航。在天文主题沙龙活动中,省航宇学会专家以省科技馆球幕影院为授课场景,通过观影互动、讲座等形式带学生们探索宇宙奥秘;在《夏日机械“星球”运动会》系列活动中,营员们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共和国脊梁展和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展中,营员们了解了航天器、智能装备等科技成果,又感悟到“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 作为“科技助苗”行动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既发挥了省级科普场馆的资源优势,又实践了“知识+实践+精神”的三维模式,为困境儿童搭建了成长阶梯。未来,省科技馆将进一步发挥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推进“科技助苗”行动扎根辽宁大地,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让科学梦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向阳生长。​
  • 辽宁省科协举办政务信息采编工作培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辽宁省科协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水平,强化信息员队伍专业素养,切实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7月28日,辽宁省科协党校与省科技馆联合举办2025年省科协政务信息采编工作培训。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县(市区)科协,各有关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机关各部门和省科技馆的政务信息员等18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邀请辽宁社会科学院姜晓秋研究员、沈阳市委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与社会工作处处长孟醒、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新闻部处长王帅帅进行授课。三位专家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政务信息采编技巧等内容开展培训,培训系统全面、深入浅出,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政务信息采编工作的实践指导。 此次培训聚焦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与责任落实,是辽宁省科协提升信息工作服务效能、推动系统信息报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为科协组织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信息保障与人才支撑。
  • 2025年鞍山市科技馆暑期科普夏令营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 7月12日,鞍山市科技馆联合坚果科学实验室、鞍山市民用无人机协会共同举办的“科学伴我成长 走进科技馆科普夏令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通过趣味科学实验与无人机互动体验,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引导孩子们走近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热情。 科技馆一楼大厅迎来首场“科学秀”,60名小营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体验“超级弹力球”“魔壶彩虹水”等11项趣味实验。在“液氮蘑菇云”实验中,孩子们目睹液氮遇热瞬间产生的壮观景象,同时通过上台互动操作静电飞花、空气大炮等实验,亲身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活动日下午,无人机演示互动活动同样精彩,专业飞手操作无人机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演示,如悬停、翻滚、穿越障碍等,现场还进行了无人机操作比赛。 作为鞍山市科普教育的重要品牌,此次夏令营以多元互动形式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前沿科技,更在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提供了实践平台。未来,鞍山市科技馆也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
  • 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毒与急危重症生命支持新技术创新转化专委会举办急诊床旁超声技术科普及专项培训在营口举办 7月12-14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毒与急危重症生命支持新技术创新转化专委会主办的急诊床旁超声技术科普及专项培训营口站在营口市中心医院举办。活动旨在推动先进、便携、安全的超声诊断技术深入基层急诊一线,为提升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注入强劲动力。培训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毒与急危重症生命支持新技术创新转化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教授李铁刚领衔的盛京急诊床旁超声技术推广专家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及营口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资深专家,组成讲师队伍。来自营口市中心医院的30余名医生参加了培训。 培训采用多元教学模式,10多位专家们系统讲授床旁超声在各类急诊危重病症(如创伤、急性呼吸困难、休克、胸腹痛等)中的应用原理与操作规范,重点解析如何快速识别预示病情恶化的“预警信号”。借助先进的床旁超声模拟教具,学员得以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下反复练习探头操作、图像获取与判读技巧,夯实操作基础。培训专家深入营口市中心医院急诊病房,结合真实病例进行床旁超声教学演示,现场指导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掌握处理技巧。 随着急诊床旁超声技术在营口乃至辽宁基层急诊的普及与规范化应用,急危重症患者将获得更快速、精准的初步诊断与处置。
  • 院士专家盘锦行,共研稻蟹产业发展新思路 7月13日,由中国渔业协会、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盘锦市科学技术协会、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稻蟹产业发展院士专家报告会在盘锦红海滩湿地科学馆举行。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围绕稻蟹产业发展作专题报告,参会代表共221人,会后一同参观了大洼稻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小院及育种基地。 报告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稻蟹产业的核心育种、病害防控以及提升河蟹及水稻品质、优化生态环境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中国渔协会长崔利锋针对中国稻渔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议题作了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教授从稻渔综合种养方面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南昌大学教授洪一江详细介绍了甲鱼生态养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水产学会副秘书长赵文武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再思考,强调了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院士专家的到来,不仅为稻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盘锦市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盘锦市科协将持续开展“院士专家盘锦行”活动,随着更多院士专家的加入和更多合作项目的实施,将为盘锦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2025年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成功举办 7月28日-30日,2025年辽宁省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在大连举办。本次研修班由辽宁省科协党校主办,东北财经大学承办,来自全省各专业领域40余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参加研修培训。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春霞,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佟春光出席开班式。  开班式上,刘春霞强调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省科协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着力构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助力科技工作者全面发展。同时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赋予的科技使命。二是勇攀创新高峰,锻造支撑发展的硬核实力。三是深植辽宁沃土,在全面振兴实践中书写华章。四是砥砺精神品格,锤炼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佟春光致欢迎辞,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勉励大家拓展视野、增长才干,以科技为笔、以担当为墨,在辽宁全面振兴的画卷上写下属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精彩篇章。 研修期间,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以科技创新引领辽宁新质生产力发展”“AI 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辽宁产业升级与振兴新动能”等专题讲座;开展长征精神和党史知识拓展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连市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洗礼;走进大连高新区科技馆,沉浸式体验科技创新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直观感受科技引擎的强大驱动力。学员们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围绕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协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碰撞智慧火花,探寻跨界合作。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学习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能力的提升,深化了对国情省情的认识,强化了科技报国的使命感。将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投身科研攻关、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科技力量。  
  • 省科协到铁岭市清河区开展科技培训 7月17日,由辽宁省科协、铁岭市委组织部主办,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铁岭市科协、清河区委组织部共同承办的辽宁科技经纪人培训班暨铁岭市干部教育培训流动站第二期活动在铁岭市清河区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以“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参训人员涵盖清河区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基层干部和合作社代表等60余人。 本次培训邀请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新农业》杂志总编辑赛树奇教授作专题授课,课程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主题,详细讲解了壮大县域产业、乡村建设与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培训内容紧贴实际、深入浅出,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明确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下一步,省科协将持续引导省级学会深入县区、企业、产业园区等开展科技培训,推进当地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为助力县区经济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科技助力和人才支撑。